在我的世界中种植庄稼需要掌握基础工具制作与土地准备。首先必须用木棍和石头合成石锄头,这是翻耕土地的必要工具。选择平坦且光照充足的空地,使用锄头右键点击泥土或草方块将其转化为耕地,耕地必须靠近水源(4格范围内)才能保持湿润状态,否则会退化为普通泥土。种子通过破坏草丛获得,小麦种子是最基础的作物,成熟后可用于制作面包或喂养动物。
作物生长受光照、水源和土地状态三重影响。每块耕地需保证亮度等级≥9,否则生长速度大幅降低甚至停滞。火把可作为补充光源,间隔5-6格放置能维持光照需求。水源布局推荐采用9×9模块化设计,中心一格放置水,周围8×8耕地可全部湿润。甘蔗等特殊作物需直接邻水种植,无法通过湿润耕地生长。骨粉能加速作物生长,但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效果存在差异,小麦第三阶段后使用骨粉可确保立即成熟。
农田防护与自动化设计是进阶种植的关键。耕地外围需铺设半砖或栅栏防止村民与生物踩踏,敌对生物在黑暗中生成会破坏作物,需在农田周围设置照明。自动化收割系统可通过水流冲刷实现,利用活塞推动水流定期冲刷成熟作物,配合漏斗矿车收集物品。垂直农场能节省空间,每层间隔3格高度搭建,配合梯子或脚手架管理多层种植区,但需注意甘蔗等作物的最大生长高度限制。
农民村民需绑定堆肥桶作为职业方块,向其提供种子后会自动播种与收割。村民库存最多容纳8组食物,通过交易可清空库存使其持续劳作。村民路径规划需避免障碍,农田与堆肥桶之间不得存在高度差或封闭结构,否则会中断耕种行为。利用活板门限制村民活动范围可使其专注于单一农田模块。
作物多样性管理需结合生长特性与用途。马铃薯和甜菜适合高密度种植,单格产量较高;西瓜与南瓜需预留果实生长空间;可可果仅生长于丛林木上。不同作物对光源和水源的需求存在细微差异,混合种植时需分类规划区域。温控环境如封闭式玻璃温室能稳定作物生长条件,但需额外设计通风与照明结构。
最终产量优化依赖精细化操作与周期性维护。定期检查耕地湿润状态,干旱季节需人工补水。骨粉喷洒系统可通过侦测器与发射器联动实现全自动催熟。作物轮作虽非必要,但能避免视觉单调性。储存时建议将小麦合成干草块节省空间,马铃薯与胡萝卜可烤制提升饱食度恢复效果。